'016中国·武汉WDC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
暨WAW我爱舞全国国际标准舞(体育舞蹈)公开赛
2016HBDA湖北省第二届国际标准舞(体育舞蹈)锦标赛
竞 赛 规 程
一、支持单位: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湖北省舞蹈家协会
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武汉市舞蹈家协会
二、主办单位: HBDA湖北省国际标准舞协会
三、承办单位: HBDA湖北省国际标准舞协会武汉办事处
武汉体育馆
慕冰文化传媒(上海)有限责任公司
四、协办单位: WAW“我爱舞”全国舞蹈联盟机构
五、媒体支持: 湖北日报 湖北电视台 楚天都市报 长江日报 武汉晚报 武汉晨报 长江网 搜狐 新浪 腾讯 优舞杂志 Sanbucai.com
六、比赛时间: 2016年12月31日-2017年1月3日
七、比赛地点: 武汉体育馆
八、比赛组别、项目和报名费:
(凡增报组别,报名费按该组别收费标准加收 )
国际标准舞类 |
||||||
组别编号 |
组别名称 |
参赛舞种 |
年龄规定 |
报名费 |
类型 |
|
1 |
职业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|
500 |
|
名次赛 |
2 |
职业组L |
C、S、R、P、J |
|
500 |
|
名次赛 |
3 |
甲A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|
450 |
|
名次赛 |
4 |
甲A组L |
C、S、R、P、J |
|
450 |
|
名次赛 |
5 |
甲B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|
350 |
|
名次赛 |
6 |
甲B组L |
|
350 |
|
名次赛 |
|
7 |
21岁以下A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350 |
|
||
8 |
21岁以下B组M |
W、T、VW、Q |
1995年11月后 |
350 |
|
名次赛 |
9 |
350 |
|
名次赛 |
|||
10 |
21岁以下组B组L |
C、S、R、J |
1995年11月后 |
350 |
|
名次赛 |
300 |
|
|||||
12 |
专业18岁以下B组M |
1998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|
专业18岁以下C组M |
W、T、Q |
1998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|
14 |
专业18岁以下A组L |
C、S、R、P、J |
1998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15 |
专业18岁以下B组L |
C、S、R、J |
1998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16 |
专业18岁以下C组L |
C、R、J |
1998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专业16岁以下A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|
专业16岁以下B组M |
W、T、VW、Q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|
19 |
专业16岁以下C组M |
W、T、Q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0 |
专业16岁以下A组L |
C、S、R、P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1 |
专业16岁以下B组L |
C、S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2 |
专业16岁以下C组L |
C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3 |
专业14岁以下A组M |
W、T、VW、F、Q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4 |
专业14岁以下B组M |
W、T、VW、Q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5 |
专业14岁以下C组M |
W、T、Q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6 |
专业14岁以下A组L |
C、S、R、P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7 |
专业14岁以下B组L |
C、S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28 |
专业14岁以下C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W、T、 Q |
2003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||
30 |
少年组B级M |
W、Q |
2003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1 |
少年组A级L |
C、R、J |
2003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2 |
少年组B级L |
C、R |
2003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3 |
专业院校16岁以下新星组M |
W、Q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4 |
专业院校16岁以下新星组L |
C、R |
2000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5 |
专业院校14岁以下新星组M |
W、Q |
2002年11月后 |
300 |
|
名次赛 |
36 |
专业院校14岁以下新星组L |
C、R |
2002年11月后 |
|
名次赛 |
|
37 |
专业院校女子单人6人组L |
C、S、R、J |
|
720 |
|
等级赛 |
38 |
普通高校-专业组M |
W、T、VW |
|
300 |
|
名次赛 |
39 |
普通高校-专业组L |
C、R、J |
|
300 |
|
名次赛 |
40 |
常青A组M |
W、T、VW |
196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1 |
常青B组M |
W、T |
196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2 |
壮年组A组M |
W、T、F、Q |
198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3 |
壮年组B组M |
W、T、VW |
198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4 |
常青组L |
C、R、J |
196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5 |
壮年组L |
C、S、R、J |
1981年11月前 |
300 |
|
名次赛 |
46 |
业余新人组M |
W、T、F、Q |
专业院校禁报 |
300 |
|
名次赛 |
47 |
业余新人组L |
C、S、R、J |
专业院校禁报 |
300 |
|
名次赛 |
48 |
业余新秀组M |
W、T、VW |
专业院校禁报 |
300 |
|
名次赛 |
49 |
业余新秀组L |
C、R、J |
专业院校禁报 |
300 |
|
名次赛 |
50 |
师生组M |
W、T、F、Q |
|
600 |
|
名次赛 |
51 |
师生组L |
C、S、R、J |
|
600 |
|
名次赛 |
52 |
业余14岁以下A组L |
C、S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3 |
业余14岁以下B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4 |
业余14岁以下组M |
W、T、VW |
2002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5 |
业余12岁以下A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6 |
业余12岁以下B组L |
C、R |
2004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7 |
业余12岁以下组M |
W、T、 |
2004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8 |
业余10岁以下A组L |
C、R、J |
2006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59 |
业余10岁以下B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60 |
业余8岁以下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名次赛 |
61 |
业余14岁以下女双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2 |
业余12岁以下女双A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3 |
业余12岁以下女双B组L |
C、R、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4 |
业余10岁以下女双A组L |
C、R、J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5 |
业余10岁以下女双B组L |
C、R、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6 |
业余8岁以下女双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名次赛 |
67 |
业余16岁以下女单组L |
C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68 |
业余14岁以下女单A组L |
C、S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69 |
业余14岁以下女单B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0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A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1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B组L |
C、R、 |
2004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2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A组L |
C、R、J |
2006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3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B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4 |
业余8岁以下女单A组L |
C、R、J |
2008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5 |
业余8岁以下女单B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名次赛 |
76 |
业余16岁以下新人组 L |
C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77 |
业余16岁以下新人组 M |
W、T、VW |
2000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78 |
业余14岁以下新人组 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79 |
业余14岁以下新人组 M |
W、T、VW |
2002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80 |
业余12岁以下新人组L |
C、R |
2004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81 |
业余12岁以下新人组 M |
W、T、 |
2004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82 |
业余10岁以下新人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83 |
业余8岁以下新人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26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84 |
业余16岁以下女双新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85 |
业余14岁以下女双新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86 |
业余12岁以下女双新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87 |
业余10岁以下女双新人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88 |
业余8岁以下女双新人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89 |
业余16岁以下女单新人组 |
C、R、J |
2000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0 |
业余14岁以下女单新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1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2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新人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3 |
业余8岁以下女单新人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4 |
业余12岁以下新人组单项恰恰L |
C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95 |
业余12岁以下新人组单项伦巴L |
R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96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华尔兹 |
W |
2004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7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探戈 |
T |
2004年11月后 |
10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98 |
业余10岁以下新人组单项恰恰L |
C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99 |
业余10岁以下新人组单项伦巴L |
R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100 |
业余8岁以下新人组单项恰恰L |
C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101 |
业余8岁以下新人组单项伦巴L |
R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男女双人 |
等级赛 |
102 |
业余12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3 |
业余12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4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4 |
业余10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5 |
业余10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6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6 |
业余8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7 |
业余8岁以下女双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8年11月后 |
200 |
女子双人 |
等级赛 |
108 |
业余14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华尔兹 |
W |
2002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09 |
业余14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探戈M |
T |
2002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0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4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1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4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2 |
业余12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牛仔L |
J |
2004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3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6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4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6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5 |
业余10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牛仔L |
J |
2006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6 |
业余8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08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7 |
业余8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08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8 |
业余6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恰恰L |
C |
2010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19 |
业余6岁以下女单新人单项伦巴L |
R |
2010年11月后 |
150 |
女子单人 |
等级赛 |
120 |
业余14岁以下女子单人银牌6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2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1 |
业余14岁以下女子单人铜牌6人组L |
C、R |
2002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2 |
业余12岁以下女子单人金牌6人组L |
C、S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3 |
业余12岁以下女子单人银牌6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4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4 |
业余12岁以下女子单人铜牌6人组L |
C、R、 |
2004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5 |
业余10岁以下女子单人银牌6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6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6 |
业余10岁以下女子单人铜牌6人组L |
C、R |
2006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7 |
业余8岁以下女子单人银牌6人组L |
C、R、J |
2008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128 |
业余8岁以下女子单人铜牌6人组L |
C、R |
2008年11月后 |
480 |
女子6人 |
等级赛 |
九、报名要求:
1、每队可报领队1-2人,教师2人,管理2人。超过30人的队伍可增报上述人员1-2人。请务必认真填写报名表并注明领队、教师、管理人员名单。
2、所有需确认年龄、资格的选手均需在报到时出示身份证或户口本、注册证、学籍证明(复印件无效)以甄别资格。
3、请各组队单位认真做好报名工作,确保报项准确。报到时一律不得更改已报组别,如确系误报而需更改的,需交纳组别更改费200/项并经组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改。
4、报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18日。
5、报名地点:HBDA湖北省国际标准舞协会秘书处
HBDA湖北省国际标准舞协会武汉市代表处
联系电话:周老师:18971522427
朱老师:18507128816
电子信箱:hbda-cn@outlook.com
十、 报到时间与地点:
1、报到时间:2016年12月31日
2、报到地点:武汉体育馆(暂定)
十一、奖项设置:
1、职业组前6名颁发奖金、奖杯、奖牌、证书,7-12名颁发证书。
2、甲A组前6名分别颁发奖金、奖杯、奖牌、奖证,7-12名颁发奖证。
3、其他各组前3名分别颁发奖杯、奖牌和证书,4-12名颁发奖牌、证书。
4、等级赛项目按参赛人数比例,设一、二、三等奖,一等奖颁发奖杯、奖牌和证书,二、三等奖分别颁发奖牌、证书。
5、设“优秀组织奖”若干名。
十二、有关规定:
1、凡参加过国标舞或体育舞蹈职业组比赛的选手,本次比赛不得参加业余组比赛。
2、凡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中获得各组前六名选手不得降组比赛。
3、高组别选手不可以参加低组别的比赛。
4、本次比赛选手可跨组进行比赛,青少年舞者不得报成人组。
5、如有比赛组别报名不足3对选手,取消该组别,向相邻
组别合并。
6、参赛青少年选手以年龄大的舞者年龄确定组别。参赛有
龄要求的舞者年龄必须属实,报名前由领队、教师先行自查,报到时需自带有效证件以备组委会年龄审查,本次比赛专门引进了身份证识别系统,全国连网。
7、业余青少年选手可以跨组比赛,但只可以参加在相同年
的组别。
8、成人和专业院校的参赛选手,不可以更换舞伴参加比赛。报普通高校专业组的选手必须是有相关证明的在校生(普通高校中专大专国标舞或体育舞蹈方向专业生)。
9、两位少年女舞者搭伴只允许参加少年女子双人组的比赛
其他组别参赛舞者只许男女搭伴,不得男扮女或女扮男。
10、“专业院校新星组”为刚进入专业院校的学生设定,不得兼报其他组别。
11、选手们请务必按赛程要求参赛。严格做到不漏场、不漏检、不漏赛;有A、B场比赛的,更应引起足够的关注,以免引起误场和漏;杜绝身份证造假报名参赛。
由于自己的原因所造成的后果,其责任由过失方负责。
12、凡参赛选手均需自行参加“人身意外伤害保险”,并与组委会签定“安全参赛承诺书”。 凡报名参赛者,在比赛期间如遇身体不适时,不要勉强参赛,可向大赛主办机构申请退出比赛。
13、本着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的原则,本次比赛的评审(裁判)由HBDA湖北省国际标准舞协会选派,并邀请国际级评审(裁判)、国家级评审(裁判)担任。本次比赛音乐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选定。
14、本次比赛除晚场决赛选手现场颁奖外,名次赛获奖选手在颁奖处领奖。等级赛获奖选手在比赛后由领队统一领取。参加颁奖仪式的选手须着比赛服装。
15、比赛中如有查分等事宜,统一由领队向大赛仲裁委员会出申诉,并缴纳仲裁费300元。如胜诉,仲裁费退回,否则将不予退还。
16、凡违反规定或弄虚作假者,经仲裁委员会查明,将取
消参赛资格和已获得的成绩,并追究组队单位的责任。
17、六人组音乐为规定音乐,请到网站下载。
18、本次比赛设交谊舞和广场舞比赛,比赛竞赛规程另行通知。
十三、其他:
1、所有参赛队伍自行安排食、住、行,组委会将提供酒
店参考。
2、比赛的摄影录像权、衍生作品的版权以及著作权归委
会所有,组委会有权对赛事进行录像并制作宣传品用于宣传、发行、出售。
3、如需在比赛秩序册上刊登广告的团体、个人,请尽快联系。联系人:曾令星13986226000。
十四、未尽事宜,另行通知。解释权属本次比赛组委会。
2016年10月31日